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北京大学组合成两种具有纳秒级短激发态寿命的材料,蓝光OLED迎来新突破

984

日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春辉课题组合成了两种具有纳秒级短激发态寿命的d-f跃迁稀土铈(III)配合物Ce-1和Ce-2,紫外激发下分别发射深蓝色和天蓝色光,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均超过90%。


经过优化,两种材料在OLED中均实现了高效蓝色发光,首次证明了铈(III)配合物在OLED中具有100%的激子利用率。


此外,相较于发光颜色相近的传统的磷光铱(III)配合物器件,基于铈(III)配合物器件的工作稳定性提高近70倍。


北京大学组合成两种具有纳秒级短激发态寿命的材料,蓝光OLED迎来新突破_智慧城市_智慧零售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报道,考虑到铈(III)配合物还具有可调的发射光谱(d轨道受配体场影响显著)和较低的原料成本(铈在地壳中的含量是铱的近60000倍,高于铜),此类发光材料不仅有望解决实际应用中高效蓝光OLED存在的难题,同时还有潜力成为新一代发光材料应用于OLED全色显示和照明。这项工作对于实现我国稀土资源高价值利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发光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上述深蓝光OLED工作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天蓝光OLED工作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相关工作已经申请专利“基于d-f跃迁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并获得授权。


此外,上述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