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机器换人”浪潮下,最终受苦的还是工人?

1442

据早前富士康透露,截至2019年1月,富士康已完成部署4万台自研的“Foxbot”     工业机器人   ,预计在2020年,将生产自动化率做到30%。

近几年以来,“机器换人”这个词一直被推到制造业改革风口上,对于人工劳动力集中型的富士康来说,“机器换人”是头等大事。据早前富士康透露,截至2019年1月,富士康已完成部署4万台自研的“Foxbot”工业机器人,预计在2020年,将生产自动化率做到30%。

“机器换人”浪潮下,最终受苦的还是工人?_设计制作_MEMS/传感技术

随着“机器换人”,越来越多的工人却表示比以前工作更加累,不免让人不解。

很多企业顺着“机器换人”的发展潮流,将机器人强行的塞进工厂运作中,但这种无谓的“机器换人”确实徒增企业和生产工人的压力和一系列问题。

 “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很多工厂中,机器人在生产线上仅能做较为普通、简单的工作,比如在电子制造业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机械臂,以及搬运货物、物流拣选,亦或者五金行业中的抛光、打磨、焊接、喷涂等等。

这些机器人仅仅替代了这些极为简单的工作,与大势所趋的智能化生产差距甚大。

 “机器换人”可能致使工人失业

以富士康的“机器换人”来说,我们可以预估,未来的工厂至少减少将近一半的工人,各制造企业或多或少的工人替代率都将达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按照当前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脚步来说,那些较为“落后”的工人也会很正常的被失业。

 “机器换人”会“吃掉”工人的工资

“机器换人”也就造成机器人与工人存在着竞争关系,那么,企业在招人的时候,就有了谈工资的砝码。就极有可能出现企业压低工人工资、企业强迫工人在条件恶劣的生产线上继续高强度工作、政府减少社会福利保障等情况。

小结

就当前形势来看,“机器换人”主要要做的是如何将机器人融入工厂,而不是强行塞进工厂,如何协调机器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