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体操运动员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3986

体操运动员李宁_一切皆有可能_兼职服务_搬家服务

李宁股票于2004年6月28日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开盘当日,开盘价即上涨了8%,在香港公开发售的认购数量为暂定发售股份总数的132.2倍,国际配售也出现了约11倍的超额认购,李宁股票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作为李宁公司董事长,李宁及其家族控制着46.294%的公司股票,共456484000股,以交易价3.675港元计算,李宁身价高达16.77亿。

从1988年李宁退役到2004年"李宁"(公司)上市,16年弹指一挥间。而李宁本人从昔日的体操王子,到今天大受资本市场追捧的财富明星,这种转变不可谓不大,而且这种转型的成功,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世界冠军中,屈指可数的只有李宁一个。

退役从商,不一样的天地

1963年,李宁出生在广西柳州一个教师家庭,他7岁开始练习体操,17岁进入国家体操队。1981年,18岁的李宁获得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三项冠军,自此,他开始创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盛的李宁体操时代。

从1970年进入体校开始学习体操到1988年退役,在李宁18年的运动生涯中,他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其中全国冠军92次,世界冠军14次。

那是一个灿烂的李宁时代。1988年前的李宁意气风发,享尽荣光,他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鲜花、掌声、镁光灯,还有五星红旗、国歌,当然还有训练的汗水与伤病。

但是,在1988年,李宁的体操之路被改写。那一年的汉城奥运会,李宁在最后一次比赛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随后,李宁宣布退役,那一年,他26岁。

退役后的李宁没有选择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干个教练之类的工作,而是开始从商。也许,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胆略。尤其对于有着106块金牌的体操王子,自己拿着档案去到广东三水这样一个并不知名的小镇,是需要几分勇气与胆识的。1989年5月,李宁加入健力宝。

自此,李宁走上了一条崭新而艰苦的道路。

李宁牌服装横空出世

初到健力宝,李宁主要分管公关宣传、市场策划、筹办运动服装厂等工作。

凭着一种天生的直觉,以及多次出国比赛所培养出来的眼界,李宁提议重新拍一条有冲击力、富于体育动感的健力宝广告片,而且由他亲自出演。这个建议,连同在当时属于天文数字的60万元的广告费用,得到了李经纬的全力支持。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年,健力宝的销售量增加了3000万元。

勤奋努力,思维敏锐,朴实善良,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当年健力宝的掌门人李经纬对李宁的评价,也是他给予李宁信任和支持的基础。

**健力宝之后没几个月,李经纬就鼓励李宁将服装厂的计划上马。但资金从哪里来呢?李宁和李经纬决定找一些国外厂商,搞成中外合资,而且外商能帮助打开海外市场。

在李经纬的陪同下,李宁出外游说,寻找投资。因为体操王子的名人效应,很快他们就与外商签署了三份合作意向书。李宁本人也没想到事情进展得竟如此顺利。不久,新加坡康基实业有限公司到三水实地考察,双方签订了合同。中新(加坡)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于是成立,主要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李宁出任总经理。

经过紧张的施工,不到八个月,一幢5000平方米的厂房就在三水市竣工了。屋顶上,一块巨大广告牌非常醒目:李宁牌。光有牌子肯定远远不够,如何让大家了解并接受这个牌子呢?李宁马上想到了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想到了备受瞩目的亚运会火炬接力,并顺利接手承办权。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整个亚运圣火的传递过程,有2亿人直接参与,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媒体知道了健力宝和李宁牌。从这一刻开始,李宁牌真正横空出世了。

从家庭公司到大众公司

李宁在商业上的悟性,让其老板李经纬欣赏不已:李宁在商业上的才华和他在体操上的才华一样出色,而初次出手大获全胜也让李宁的自信心倍增。于是,在1991年由健力宝投资1600万,广东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独立负责李宁牌运动服、运动鞋的经营。

1992年底,李宁公司分别在北京、广东成立三家公司,各自从事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和运动鞋的生产经营。而李宁牌系列产品逐渐赢得了众多荣誉,成为1991年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次重大国际比赛的专用装备,李宁牌服装和运动鞋系列不仅被推选为中国明星产品,而且被评为全国服装行业十大名牌之一。

明星效应无疑会对提升品牌知名度有作用。然而,从市场反应来看,并不是所有明星品牌都可以像李宁公司这样成功,即使他们的创立者在体坛同样有着赫赫战功。李宁公司成立早期,有健力宝这样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使它在起步时,更具备了成功公司的雏形,这区别于目前众多凭借个人资源建立起来的体育公司。因此,李宁以及李宁公司的成功,除了明星效应外,其成功应该更多得益于商业运作。

1994年初,在《证券报》一个记者的引荐下,李宁同有着中国股改第一人之称的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见面了。刘纪鹏从1988年开始即进行企业的股份制咨询,从他多年关注企业改制的经验来看,李宁公司的产权不清,这对于"李宁"今后的发展将是致命的,他极力鼓动李宁脱离健力宝。

最后在刘纪鹏的强烈建议下,李宁遂定下决心和李经纬以及三水市政府摊牌、分家。李经纬相当大度,完全支持李宁自立门户。1994年底,只是在股份和品牌采取了一些变动措施,李宁公司就顺利脱身。而健力宝历次投入的1600万,李宁分三次用现金进行了偿还。据刘纪鹏介绍说,这种偿还是在历史成本之上偿还的,并没有一个很可怕的增值。

上市的七年之旅

从1993年到1996年,李宁集团每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1996年更创下了6.7亿的历史纪录。业绩如此快速地增长,发展令人如此兴奋,即使是性格平和的李宁也禁不住豪情万丈,制订了1998年达到10个亿、2000年达到20亿的销售目标。但是,不幸的是,成长的喜悦到了1997年戛然而止了。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中国经济通货紧缩,李宁产品卖不动了。此后数年,李宁公司的销售收入一直徘徊在7亿左右,市场地位逐年下降。

1997年,处于困境中的李宁萌发了强烈的上市冲动,并把上市地选定为香港。1998年起,李宁聘请了资本运作方面的专家为独立董事,1999年他又聘请各个领域的专业公司协助公司完成整体战略:德国SAP公司、台湾麦达公司、海问咨询公司、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都是李宁公司的合作伙伴,此举旨在增强公司的国际化竞争力。

2001年3月,张志勇出任北京李宁公司总经理,也是李宁公司历史上第三任总经理。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获得了成效。2001年公司营业额为7.3亿元人民币,纯利为4960万元人民币;2002年、2003年则分别为9.6亿元和12.76亿元人民币。随着公司营业额的持续上升和外资的进入,公司上市进程再次被提到了日程上。经过7个月的筹划,李宁公司终于在2004年6月28日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公开发行2.47亿股,并于7月9日再次增发新股3697.6万股,而李宁及其家族拥有资产在10亿港元以上。

很多人认为李宁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明星身份,得益于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李宁从未遇到过强劲的商业对手,得益于他遇到待他如父亲般的李经纬以及后来的刘纪鹏等专家……总之,人们会认为李宁的成功有着某种侥幸的成分。但是,只有李宁本人和他身边的人才知道,从运动明星到成功商人,李宁做了哪些努力,付出了哪些辛苦。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