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就业难大学生如何突围?如何找到符合心意的工作

4161

就业难大学生如何突围?如何找到符合心意的工作_兼职服务_配送服务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学生心声:

迎接“失败” 总结经验

“周末要去考村官,希望这次能中。”近日,中国政法大学2009级民商学院计佳杰告诉记者。目前,计佳杰还在求职的征程中奔波。从大四一开学,他便开始撒大网投简历,但大多数都如石沉大海。在长达几个月的碰壁中,偶尔有几份回复,但他觉得不满意。

在广投简历的同时,他曾回了一趟家乡考公务员。现在也在准备考村官。“简历还在投,有些面试也在等回复。考公务员和村官也是想给自己多些选择。现在只能等了。”

而对于已经定下工作的李腾飞来说,求职过程就是一场不断碰壁的征程。他说:“失败了又能怎么样?也许是我哪些地方真的做得不够好,总结这次经验,迎接下次‘失败’,对待下一份中意的求职我还会去认真地准备,即便依然不尽如人意,但也算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体验。”李腾飞在大二时就开始设想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想要留在媒体领域的他,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开始奔波在各种媒体单位的实习工作中,经历了从中央电视台到“爱奇艺”视频网站,从荧屏前走进荧幕后的工作历练。

尽管有了丰富的实践经历做基础,李腾飞在求职时仍不免吃闭门羹。面对失败,李腾飞做好了“碰壁”的准备。他仔细筛选了庞杂的就业信息,分别针对比较有倾向的几个就业岗位特点,对简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幸运的是,在经历数次失败后,他终于在3月份得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用。

老师支招:

客观分析找准定位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表示,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毕业生群体普遍面临着影响就业求职的三个“瓶颈”: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对国家就业政策和形势缺乏全面了解且就业视野偏窄;就业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不足。

他说,毕业生的求职规划还是要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符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定位与规划。“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一定要相信自我,不甘落后,肯定自我的实力。同时,要理性看待复杂的就业环境,审慎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找准自己的定位。”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认为,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是2009年以来最严峻的一年,这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总体就业需求下降;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降低;三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存在;四是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专家解读

焦虑派:好工作不是找出来的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熊丙奇表示,与其说我国有699万大学毕业生毕业,不如说我国今年颁发出699万张大学文凭,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文凭泡沫”。

他说,“有的学生求职不断碰壁,又继续以相同状态去寻找工作,不断希望能把好工作找出来,但实际上,好工作是不可能找出来的,必须通过努力提高能力,才能真正获得好工作。”

对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熊丙奇认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很多政府项目最后起到的作用只是延后学生就业,学生往往再考公务员,或其他新的岗位,又重新回到就业体系中来。同时,他也不认为创业是解决之道。

他说,现在大学生就业最根本的问题,是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太低,占百分之四十多,服务业是大学生就业最多的行业,而服务业无法提供更多的岗位。需要长远考虑的是,社会是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空间。

熊丙奇表示,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让学生有相应的就业能力。同时,我们也要推进经济改革,打破行业垄断,让服务业能够得到很大发展。

乐观派:非“史上最难就业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表示,自1999年超常规的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持续十年之久,在若干年内也将是常态。可以说,每年这个时间点,都会有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2003年高校毕业生突然比上一年增加了46%,2004年又比2003年增加了32%,那时候的就业形势不会比现在轻松。

他说:“我不太认同把今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从宏观上看,也没有影响就业的强烈因素,比如像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订单取消,用人锐减等。所以,不要太悲观。”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