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海淘野蛮生长:自贸区或成行业透明化出口

1165

一年一度的北美圣诞购物季即将到来,每年的这个时节同样也是中国海淘最为繁忙的。大批量的促销产品也引发大洋彼岸的购物热潮。

 海淘野蛮生长:自贸区或成行业透明化出口_商务服务_商标版权

随着互联网加速信息流动和透明,一些海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同类商品出现的价格差及质量差,越来越刺激国人眼球,加入海淘购物的人群逐年增多。

据支付宝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海淘的总体规模增长为117%,远高于国内网络购物规模增长比例的64%。

海淘城市场部总经理林帆表示,市场需求之大,远超预期。海淘城网站去年11月份上线,第一个月,销售额便超900万元。目前网站总销售额在千万元量级,若加上物流收费,销售额直逼亿元。

海淘市场的快速发展,亦引起国内各大电商重视,在价格战中苦苦厮杀之余,试水布局海淘业务。不过,由于海淘市场目前较多业务同国家税收政策打擦边球,电商行动相对低调。

据悉,目前上海自贸区第一家经政府审批的海淘网站平台“跨境通”即将正式运行。自贸区似乎有意大批量拉拢海淘商家,不过,海淘商家是否会选择入驻,自贸区能否从此打开海淘合法之路,还待观望。

 海淘野蛮发展 税收灰色地带

据业内人士分析,海淘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空姐或其他有海外经历的人,利用工作之利,帮别人捎带物品,赚取差价;第二阶段,在2009、2010年间,以海淘为职业的个人迅猛增加,每年以5-10倍的人数在增长;第三阶段,即2011年至今,各种专业性的海淘网站和论坛等大量出现,同时,各大综合性电商网站开始布局此块业务;第四个阶段,海淘发展逐渐透明化,大的电商网站在领域内竞争加剧,行业洗牌。

海淘目前处在仍处于第三阶段的野蛮发展期间:监管灰色,同时同国家税收政策打擦边球,通过物品少批量入关,转货物商品为个人商品等方式,将国外价格优惠的产品运入中国,从而赚取一定的服务费或物流费用。

目前海淘市场蛋糕主要由一些具物流行业背景的专业海淘网站分割,较为典型的有海淘城、美国购物网、洋码头等。

很多情况下,具物流背景的海淘网站只负责订单的分配和汇总,及同物流部门的对接。网站内容的编辑和对货物的购买工作全由兼职操作。

编辑类兼职,负责将海外便宜的物品分享到网站,若有订单通过它的分享成交,即可提成佣金。买手类兼职,负责将海淘城已经列好的购买物品,用自己的信用卡在海外网站完成购买,从而提成。

由于海外支付必须具备VISA、万事达等双币卡才能消费,如果手上只有人民币和美元的双币卡,购物时还要多支付一笔货币兑换费,所以很多想海淘的人往往被拦在“支付”环节。也因此,买手类兼职收入颇高,吸引较多人从事。据悉,买手兼职月收入最高可达3万多元,较低也有2000—3000元收入。当然,作为兼职,编辑类收入也并不低。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