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华为产品涉嫌专利侵犯卷入美国337调查

104

ITC近日宣布将对45家企业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公司在生产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时,是否存在专利侵犯行为。被调查的45家公司大部分是美国企业,但其中也包括奥林巴斯、松下、东芝、三洋、JVC等日本企业,以及韩国的三星和中国的华为。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近日宣布将对45家企业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公司在生产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时,是否存在专利侵犯行为。

“337调查”是指美国依据其《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对涉嫌侵犯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外国企业进行的调查,并可采取排除令、禁止令等措施,限制被认定侵权的进口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与反倾销等常规贸易壁垒相比,“337调查”的杀伤力更大,一旦被判处“排除令”,同类产品将永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据了解,被调查的45家公司大部分是美国企业,但其中也包括奥林巴斯、松下、东芝、三洋、JVC等日本企业,以及韩国的三星和中国的华为。

公告显示,调查的源头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名为Anu IP的公司,今年4月18日向ITC提出申诉,指控美国进口及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上述涉案产品侵犯了其专利,要求启动“337调查”。

从涉及产品来看,华为牵涉其中的应该是无线调制解调器产品。无线调制解调器产品属于华为终端的产品线之一。2011年,华为终端总共发货量1.5亿部,实现销售收入446.2亿元,其中,移动宽带发货6000多万台,家庭终端发货3000多万台。不过,华为没有具体披露无线调制解调器产品的销量,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的销量。鉴于华为迟迟未能打开美国市场,该类产品的销量应该不大。

今年2月,ITC也曾发起“337调查”,共涉及50家美国本土及海外企业,苹果等公司位列其中,而中国公司达到13家。

华为产品涉嫌专利侵犯卷入美国337调查_商务服务_专利申请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过去十年中,ICC受理的“337调查”数量迅速增长,尤其2010年案件数量飙升至56件,是2009年的2倍,涉及中国企业的调查案件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9起。

有律师表示,美国频频启动“337调查”,更多的是对市场利益的贸易保护,由于其程序简单、成本低廉,而中国企业由于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往往不敢应诉等原因也造成了近年来中国涉及“337调查”企业增多的趋势。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