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大海鲜”未来两年没戏小海鲜井喷?

2897

“大海鲜”未来两年没戏小海鲜井喷?_商务服务_庆典活动

新冠疫情以来,对整个海鲜市场的冲击很大,尤其是进口市场。大家普遍做得比较艰难。

要如何看待这种冲击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积极的看法是,新冠疫情在海鲜市场砸出了一个罕见的低点,所以,能撑过当下的“黑暗”,未来将会收获灿烂的阳光。

只是这种“灿烂”,可能不会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可能会有一些消费结构、消费品类的变化。

悲观的看法则是,不知道“阳光”要多久才会出现,“灿烂”之前,可能倒下一大批企业。

基于此,2020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商业观察家》组织了一场关于海鲜市场的圆桌探讨,这个市场的未来在哪里?价格走势会如何?

参与本次讨论的有:国内最大巴沙鱼供应商之一峰雷国际总经理辛凤雷、北京超市发营运总监康海力、苏宁物流集团便利店及冷链物流运营中心总经理陈伟,嘉宾从供应、零售运营、物流三个层面来探讨海鲜市场未来发展。主持人则为《商业观察家》外部专栏作家王旭东。

 (以下内容根据圆桌讨论实录整理)

 王旭东(以下称主持人):疫情对海鲜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大家对疫情后市场怎么看?

辛凤雷:其实今年疫情,对海鲜市场来说是个灾年,不是虾出问题,就是三文鱼出问题。我们是做中低端的海鲜水产,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今年疫情对高端龙虾这样的食材,冲击是很严重的。

我们主要是做巴沙鱼,从我们公司进口数据、每个月的进口数据来看,一直是在增长。

后疫情时代,对海鲜市场的打击肯定很严重,主要是针对海鲜某些产品。

但海鲜的饮食文化不会改变,未来生鲜板块中的海鲜是我们整个饮食文化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冲击只是短暂的,个人认为,不会是长期的。如果今年12月疫苗出来,我相信海鲜还是会走在风口上。

康海力:这次疫情给我们整体的海鲜市场有一个重创,从超市发经营来说,疫情第一波的时候没有什么下降,但是在北京出现新发地疫情以后,我们下降非常厉害,下降了50%,特别是进口水产,接近为零了。

(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情况,随着疫情的好转和消费的恢复,我们水产市场还是会上来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销售已经到了去年同期的九成左右。(所以)我认为,这个疫情对于水产的销售,应该是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未来可能会有两个比较大的影响。第一,因为消费者通过这次疫情,更加关注健康和安全,我认为在水产品上,具有健康安全特性的产品,会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包括从采购渠道来讲,也会采购有相关认证的水产品。

第二个,现在对进口水产品影响非常大,国内随着需求的恢复,国内水产品市场会逐步扩大,国内很多水产品的厂家会面临出口转内销,这对国内水产品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

陈伟:我和大家看的角度不一样,我是从物流这块角度看疫情对海鲜商品的影响。

从物流这块,或者说从冷链物流的角度看,现在进口海鲜这块,或者说国内的活鲜,疫情期间,我们物流反馈的数据来看,确实是有很大的影响。苏宁的体系,便利、物流这块主要是服务苏宁小店,服务线上超市和线下的家乐福等。

在疫情前期,整个物流相关的服务,包括商品的销售,肯定是受到影响的。但是从4月份,疫情相对稳定之后,包括咱们整个活鲜市场的上升,也包括咱们冻品部分市场的恢复,这些数据是在稳定的持续恢复。

 主持人:疫情对海鲜冻品市场的影响似乎更大,冻品市场未来好做吗?

辛凤雷:水产冻品这块在整个行业中,其实没有一个(大的)品牌,所谓的品牌也是地方品牌。

大家应该了解,品质做好了才有品牌,老百姓才认。

冻品现在要恢复,从进口数据来看,(过去我们公司的巴沙鱼)在全国来说是占了10%到15%的进口比重。我们现在的进口量占全国的进口量只有8%。8%就是整体下降。

从(巴沙鱼)这个产品来说,2月份到疫情(期间),(其实)一直在增长,从某一个单点来看,对整个的海鲜需求,实际没有下降。只是说国外一些厂家生产和国内的库存积压,会导致(商品流通)产生停留,数据会下降。因为要进行海关核酸检查,现在是百分之百的检查。从7月开始,所有进口全部100%消毒查验。

我和大家说,初步的计算,现在单多尔虾(南美白虾)一个单品,应该是有8000条货柜(库存),这个库存要几个月时间才能消化。我们在中国有直营仓,有50个,每个批发市场的信息我们都知道。

中国所有冷库全年都爆满(肉+海鲜),现在消费慢慢起来了,但是也要消化3个月时间以上。像多尔虾库存这些天有减少,因为进口量减少了,一直在消化,但库存量也可能在6000-7000条货柜左右。

个人认为未来冻品要恢复,首先是看国家能不能把疫情控制住。如果控制住了,跟2003年的非典一样,可以说三到四个月就可以恢复过来,这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的。

但对冻品海鲜,我们也一点不害怕,我们跟同行一起探讨,都说今年会怎样怎样。(但)其实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会改变的,大家都喜欢吃海鲜,饮食文化不改变的时候,疫情影响只是短暂的。

个人观点,如果说12月份疫苗可以打起来了,我相信在明年的三四月份,海鲜恢复会很快。因为现在国外的海鲜已经全部崩盘。任何一种海鲜,都崩盘,比如三文鱼,原来每斤价格,国内新鲜的50元一斤,现在是20多元一斤,已经低于养殖成本了。

帝王蟹人民币大概130元一公斤,国外就70多元一公斤,到国内清好关加上税也不到90元。国外崩盘的时候,他的捕捞和养殖是不停的。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就看大家从什么方面来看,这对我们老百姓是好事儿。

(虽然)现在国外所有海鲜都在崩盘,今年都非常难过,但是我们不要有悲观思想,扛过这一年,明年阳光灿烂。

康海力:冻品确实恢复比较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冻品是进口水产品,再加上时不时的爆出新冠疫情的事,所以冻品的恢复,更多要看疫情的发展状态。

个人觉得,冻品要比活鲜有潜力。冻品未来要怎么发展呢?

首先是看疫情,如果我们疫情可以相对比较稳定,到今年年底的时候不出大的变化,我相信在明年的时候,我们整体的冻品市场会恢复起来。

冻品要想做好,需要两点(基础)。第一是消费者教育,因为这个冻品,大家认为没有鲜活的有营养,我们希望消费者了解这个冻品的营养是什么样的。冻品的营养和鲜活产品其实是一样的,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这个事情,这样冻品市场可以很好的发展。

第二个,冻品在技术上(如何做好),如果冻品的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可以让口感和味道做到和鲜活产品一样的话,冻品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陈伟:冻品这块的销售,我不是专业的。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会长七月份做了2020中国水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提到,受制于疫情的影响,今年1到6月份,中国水产出口额同比下降16.25%,进口额同比下降9.27%,实际上这个报告是上半年的数据,更多像北京、大连的水产品,是在第三季度有更大的下降趋势。

我们看国内的销售,有很多水产商铺,或者说进口的商家,在内销这块,比如在苏宁的线上超市的数据,和我们服务的第三方客户数据来说,今年上半年,他们通过线上销售渠道的调整,还有直播这个新流量的带动,在我们服务的客户中,他销售的增长,包括量的增加,是在逐步恢复,相比往期还有一定的增长趋势。

 主持人:今年国家强调了内循环,冻品主要是做进口海鲜,这一块的影响有多大?

辛凤雷:关于冻品海鲜能不能做,4、5月份的疫情影响,(当时的背景是)国家海关没有明文规定。

现在,我们所有的冻品,包括肉类、鱼类、虾类,每一笔是全程百分之百消毒,我自己有清关公司,现在的消毒是“惨不忍睹”,都要经过很多道程序。

现在所有进到国内的产品,可以跟大家说,百分之百OK,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什么说三文鱼会出问题,那是因为四五月份的时候,国家没有发现这个病毒会从外包装传进来,当时病毒不是肉上带来的。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不应该在会场上说,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冻品要求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工艺,比我们现在国内活鲜东西安全多了。

大家可以去查,现在淡水鱼有一个敢保证说不超标吗,没有,我从来不吃淡水鱼。很简单,为什么这个鱼这个虾不死,为什么?国外养殖有很多国家是不允许用抗生素的,我们去了以后发现,鱼塘里面有很多死鱼,因为他们不允许用抗生素。

(所以)冻品这个产品要求标准真的非常高,还有加工工艺,他的要求包括从养殖到出塘,到加工,我认为吃冻品比吃活鲜更安全。

现在中国进口的所有冻品,包括红肉,80%是进口,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进口的。难道说进口就不安全吗,只是某些国家某些产品出了一些瑕疵,现在国家海关已经管控起来了,非常非常严。现在的海鲜、肉类再进口的,不会像四五月份时候再出问题了,现在真的没问题。

康海力:进口海鲜能不能做,肯定是能做的,但是当前这个时间段要不要做,希望大家斟酌一下。

像辛总这样已经做的,没有办法,只有继续做。我们如果没有做的,想做,需要缓一缓,看看疫情的发展情况,毕竟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疫情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进口海鲜市场的需求是很大的,因为海鲜本身是高蛋白、低脂肪,非常好的营养商品,未来的消费潜力非常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很大。

我们要做的话怎么做,第一,我们首先是要手续全,检测齐全,一定要经得起检查才可以。第二,从现在来看,进口海鲜的价位也是一个低点,未来的低价、平价进口海鲜市场是空间很大的。但是还是那句话,要看疫情发展的情况。

 主持人:相对冻品,现在也有人士看好活鲜市场发展,认为疫情会为活鲜带来更大的机会?

辛凤雷:这是两个逻辑,活鲜是属于地方性产品,因为它长途运输需要方式方法保存。

我现在了解的情况是,为什么活鲜做不起来,(运输保存)就是一个痛点,因为他的运输是弊端,运输车和一些东西存在一些弊端。

如果说这次(疫情对活鲜)是一个机会,只能说是短暂的机会,因为大趋势在这儿,谁都没有办法。

我们现在基围虾要30到35元一斤,国外真正过来的时候,就20多一点点,你们算,我们作为一个老百姓一定是要最便宜的。他们的产品还好,因为我们中国的土地有限,在养殖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很多手段,(这块)我从来不太主张。

养殖可以,但是如果说我们养殖更高端的产品,不添加什么的时候,这个成本会更高,成本高了老百姓接受不了。

现在国家提倡大进口,包括11月开进博会,也是提倡大循环,我们国家土地很少,去年开始大家也看到,从养殖端这块,国家一直在切,能不养殖就不给你养殖了。这个活鲜市场,只能说作为当地的小众消费品。

个人观点,活鲜绝对不是海鲜未来主流,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我们到菜市场买一点活鱼来吃,没问题。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更好的产品,(规模化只能走进口冻品),这是一个趋势,谁都改变不了。

康海力:我也觉得冻品要比活鲜发展更好,因为对我们来说,活鲜其实是我们很大的痛点,最主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需要会养,会卖,如果不会做这些事情,对我们经营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这个对我们应该说难度很大。另外我们做社区店,很多规模(及门店面积)也不大,没有那么多资源,所以我们很多活鲜是舍去的,更多是做一些冻品。

另外从消费者需求来讲,大家现在需要的是便捷,除了安全健康以外。活鲜相对冻品还是不便捷。从满足便捷性来说,还是觉得冻品的发展潜力比活鲜更好一些。

 主持人:最后想请教一下“大海鲜”市场的未来发展,低点之后,未来价格走势如何?

辛凤雷:像龙虾、帝王蟹这些东西,高端海鲜产品这两年一定是起不来的。为什么?因为是国家大方向,比如反腐,这个很现实,会制约这个消费。

第二,整个疫情过后,我们国家的内循环,也是对海鲜高端产品消费的打击。但是像带鱼、虾,这些也是海鲜产品(小海鲜),会急剧增长。现在农村办酒席,一桌菜里面有很多已经都是(小)海鲜产品了。因此,相对平民的海鲜是会持续增长的。

中国最大的一个品类是带鱼,五六块钱一斤,它很平民化。中国的高端人群则只有几千万,更多的人是平民,他们就喜欢吃带鱼。所以,高端产品在未来两年都不会好,可以这么说,低端的海鲜产品,十几块钱一斤的则还有爆增长。

因为现在国家一直在限制(奢侈海鲜消费),因为大家赚钱都很难,那么,我想吃海鲜,就吃带鱼和虾,大家会去消费这块的。

康海力:海鲜被砸出一个价格低点,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不知道各位是愿意吃海鲜还是愿意吃猪肉,我是愿意吃海鲜的,只不过过去因为价格高买不起,所以吃的少,我希望这个价格能再低点。

而且我觉得,这个低价对我们拓展海鲜市场是一个机会,在短期内可能我们的进口海鲜产品会基本维持这样,国产产品需求会增长,可能会因为这个需求增长有一个价格的提升。但整体来说,价格还是处于低点,这对我们整体海鲜市场的发展是会有很大的助力。

 主持人:海鲜市场有可能成为一个万亿级市场吗?

辛凤雷:还是刚才那句话,我们都在等疫苗,归根到底,疫苗出来一切都好。

个人认为,海鲜恢复的时间特别快,因为从5月份三文鱼出事的时候,中间停了一个多月,没有出现问题。那段时间恢复超级块,瞬间下去,瞬间上来,就十几二十天。

如果这次疫情控制住了,到12月份,我并不是说只是中国控制,是全世界控制,因为我们消费的海鲜产自全世界很多国家,那么,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

现在国外很多企业老板已经开始“上吊”了,小企业大量倒闭,能留下来的都是这个行业NO1的级别。他们都在等这次疫情结束,不出意外,只要疫苗开始打,三个月以后,整个全世界海鲜都会起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