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姜奇平: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借助电商平台

457

姜奇平: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借助电商平台_商务服务_专利申请

5月31日,针对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专家姜奇平日前接受了媒体的访问。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中国目前明显处在一个领先位置。”姜奇平表示。

这样的结论来自于,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电子商务的良好机遇,并且我国也抓住了这个机遇,在集中力量地发展。从这一点看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比起其他许多国家要好。

姜奇平介绍,国外中小企业格局最典型的是意大利,它的特点是没有大企业,主要的都是中小企业,属于典型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通过第三意大利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和合作机制来发展中小企业。

“第三意大利在内的欧洲的模式,错失了电子商务的机遇,它的网下品牌做得很好,但是网上品牌我认为落后了,没有出现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在中国,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意大利非常相似,但是不同点在于浙江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机遇,并且抓住了,建立了中小企业平台。这样的话,可以通过网下和网上共同为中小企业服务,这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独特之处。

“相对于其他国家丧失机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我们(中小企业的)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最好的之一。”姜奇平如是说。除此之外,姜奇平认为,他们的优势更多的是在传统的中小企业发展而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中国的发展是处于优势并且颇具潜力的。

除了意大利以外,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是既有大企业又有中小企业,比如说德国、美国等,属于混合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话,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很有特色,主要通过创业来扶持。

提到美国,姜奇平认为美国主要是营造创新环境 中小企业非常的有活力 所以在创新方面有独到之处。我国的中小企业和美国相比,差在了创新型的企业上面。

这样的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所欠缺的,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至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否创新,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创新?姜奇平如此分析的:

美国的创新机制是有体制保证的,但是我们国家缺乏体制保证,我们都把文章做在技术上了。此外,创新和风险联系在一起,风险必须制动化,就需要有完善的风险投资体制和机制。我们现在只有保险业和银行业有这样的机制。所以,不创新比较符合基本面,创新只是偶然性为、低概率事件和个人行为,他不是一个体制行为,这是问题所在。

“主要定位是社会化服务”

信息时代,信息在企业中的作用上升到战略地位,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象征之一。谈过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姜奇平先扬后抑,既肯定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进展,又指出了症结所在。

“中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和其他国家有非常大的不同,按照我们的67号文件,主要的定位是‘社会化服务’,或者称为‘社会服务’,这是最鲜明的特色。

“比方说,中国不主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微企业自建信息化,我们更注重为小微企业搭建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

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有意义,可以比较好的缓解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压力。姜奇平表示,中国作为(社会化)的先行者,在很多方面的进展是很快的,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平台和金融服务上面,有比较明显的进展和创新,这很大程度上依托了互联网的优势。

信息时代,信息在企业中的作用上升到战略地位,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象征之一。谈过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姜奇平先扬后抑,既肯定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进展,又指出了症结所在。

“中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和其他国家有非常大的不同,按照我们的67号文件,主要的定位是‘社会化服务’,或者称为‘社会服务’,这是最鲜明的特色。

“比方说,中国不主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微企业自建信息化,我们更注重为小微企业搭建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

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有意义,可以比较好的缓解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压力。姜奇平表示,中国作为(社会化)的先行者,在很多方面的进展是很快的,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平台和金融服务上面,有比较明显的进展和创新,这很大程度上依托了互联网的优势。

此外,他还列举几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需求,总结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市场服务、管理服务和技术服务。

所谓的市场服务,是中小企业最急需的服务之一。在中国,市场服务首先强调的是如何为中小企业带来单子,带来新客户,这点和大企业是完全不同的。大企业更多的强调老客户维护和管理。目前围绕这点,我国出现了网上交易会的平台模式,这是一个特色。在管理服务方面,我国也出现了比较可喜的趋势,出现了像用友集团这样的面向中小企业的比较先进的企业。这和有些国家往往可能只是单纯的用户缺乏自己的服务能力相比是优异的。至于技术服务方面,他表示,中国有强大的IT产业,具备技术服务的实力。

“问题症结不在中小企业 ”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进展,但是也要看到当前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云计算的兴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或成为中小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之一。不过,比起云计算在美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我国中小企业使用却困难重重。

“在中国云计算还是面向IT的运维方面,和美国相比我认为差了整个一个时代了。”他说。

姜奇平指出,美国云计算已经出现2.0化。所谓2.0化就是向应用方向发展的云计算。比如说像亚马逊,他们现在是面向应用的云计算。他可以把服务放在云上,这是中小企业更加需要的。这样的话可以使中小企业变成金字塔运作。低级阶段的云计算主要节省的是IT成本,但未来要节省的是企业本身的成本。比如说如果把CRM放在云上,那么他节省的就不是IT成本,而是客户服务成本,这个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谈及我国中小企业的用云困境,他说:“问题症结不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而是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商那里。”

“中小企业常常处在差一口就淹死的状态,他们所找寻的是救命稻草,考虑的是眼前的生存问题,完全以自身的效益为出发点。但是现在大部分IT服务商往往以中大型企业的定位来为中小企业服务,这样是严重错位的,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根本所需。”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技术服务也不是管理服务,而是市场服务,如果能把市场为题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解决一半了。服务供应商没有按照以效益出发去搞信息化是普遍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的问题的解决,最主要是要影响供应商导向,让他们从中小企业需求出发。”

更确切的说,供应商要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不再整天只拿IT和技术说事,只有转向面对应用的社会化服务,才是本质。

“我看到明显的是,中小企业正在脱离IT服务商,慢慢跟着互联网服务商走了,这就说明问题所在了。”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